教學隨筆(三)——小學作文素材的選擇2020-11-3 15:38:52
教學隨筆(三)——小學作文素材的選擇
心 然
近期接到一些家長打來電話說孩子的作文不會寫,沒有素材。是我們真的沒有東西可以寫嗎,還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?
對于一些孩子來說,寫作文提起筆來,寫什么,怎么寫,好像真的是無從下手。多看書,多積累好詞好句,好多家長這樣告訴孩子。書,看了,別人的文章也大概記住了一些內容。
于是寫秋天,提起筆來就是果園里紅彤彤的蘋果露出笑臉,黃橙橙的鴨梨掛滿樹梢,滿樹的石榴咧嘴微笑。這些真的是孩子自己眼中的秋天嗎?我們要讓孩子自己去觀察,看看自己眼中的秋天究竟是什么樣子的。孩子沒去過果園,沒到過田野,怎么寫?其實每天孩子上學放學,這一路肯定就有秋天。道路兩旁樹木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,路上的行人有什么變化,自己又有什么變化,這才是孩子自己眼里的秋天,把這些寫下來豈不更好?把自己觀察到的寫出來,才更加真實,才能流露出你自己的心聲,這才是你自己的習作。
記得兒子上三年級時,一天自己帶著兒子去獨樂寺找在那里上班的姐姐,到那里后,兒子順便就游覽了一番,正好轉天老師要求寫一篇游記,把游覽過的地方介紹一下。兒子就把獨樂寺介紹了一下。記得老師發下作文本的那天他回到家里,興奮的跟我說:媽媽,媽媽,您猜我寫獨樂寺的那篇文章怎么樣,是讀的范文。媽媽,我真沒想到,我的文章成范文了。我拿過作文本一看,果真老師在篇頭寫著一個紅紅的讀字。讓孩子走出去,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去發現,用自己的身體去接觸,用自己的心靈去感知,這樣東西寫出來就能流露出自己的心聲,也能打動讀者。
兒子現在六年級了,上星期老師要求寫一篇《xx讓生活更美好》,他寫的是《誠信讓生活更美好》,事例也非常小。就是一次他去小區對面的藥店買藥,阿姨多找他錢了,然后他又退回去了。就是這么一件小事,他把自己買藥多找錢后的心里過程寫了出來,結尾落到誠信上,誠信讓他受到表揚,讓他收獲友誼,讓生活更美好。而我的另一學生寫的就更貼切現在的生活了,他寫的是《導航讓生活更美好》,現在我們的國家正在倡導北斗定位,可以說他的這個選材既生活又有時代感。導航,現在孩子們都知道,我們開車去某個地方,不認識路沒問題,有導航?梢哉f現在導航已經走進千家萬戶,大家都不在陌生?僧攲戇@篇作文時,你想到這個主題了嗎?顯然這篇作文的選材就比誠信這篇選材新穎的多。
說到選材,大家平時看過的影視作品,其中一些令你感動的地方都可以成為你的寫作素材。還是一篇6年級作文,用一個字命題,然后根據這個字寫一篇相關的習作。有個小女生就以“感”為題寫了一篇文章,介紹的是一個殘疾女孩同病魔抗爭的故事。而這個故事就是她曾經看過的一個影視短篇。作文開篇“花開了,感到了春的溫暖;蟬鳴了,感到了夏的炎熱;葉落下,感到了秋的涼爽;雪飄過,感到了冬的寒冷。那殘疾人在病痛中又感到了什么呢?”是不是大家都想繼續讀下去?
其實作文的素材很多的,只要大家平時善于觀察,把觀察到的東西記錄下來,都可以成為我們寫作的素材。事情小中見大,人物平凡中透著偉大,我們要善于從這些小事小人物當中去分析問題,發現問題,然后總結問題,通過這些問題自己總結得到什么樣的啟示。
多觀察,多積累,多發現,寫出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,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,你的選材就會獨一無二,你的文章就會打動他人。